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作为散文名篇,很多名人名家做出过自己对背影的解读,他们从社会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家庭背景等方面挖掘出背影后面深藏着的朱自清内心的矛盾、焦虑、以及新旧两种文化的交锋等深刻的主题,本人才学有限,想写下这些文字,也只是在看了龙应台的《目送》后有感而发而已。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解读《背影》!

众所周知,朱自清因经济及家庭琐屑与父亲不和,从1921年朱自清到外地任教,并接出妻儿到1925年收到父亲的来信,四年间,朱自清于1922年和1923年的暑假皆主动回家,想缓解和父亲的关系,怎奈父亲是个封建意识极强的家长,在自己的父权权威受到轻视时,很难放下架子来与儿子修好,结果两次都以朱自清的悻悻离家结束。父子关系没有得到缓和。自此,就如文中所言,“我们父子不相见已经两年了。”“不相见”不是因为客观原因无法相见,而是因为各自的主观心理不愿见,自此,时空的距离因为情感的排斥而变得遥不可及。但此时朱自清显然并没有读懂父亲,父亲有威严专制的一面,也有慈爱柔情的一面,虽然为维护父亲的权威,他没有接受儿子的主动修好,但是身为父亲,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儿子,随着垂垂老矣,大限将至,对儿子的挂念被时空过滤后变得更纯粹了。“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读着父亲的来信,含蓄的文字背后透露出一个受病痛折磨的晚年老人对儿子的期盼。“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普天下孝子最大的遗憾,我们可以想象,读着父亲这样的信,瞬间出现在朱自清脑海里的也必定是这句话,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朱自清不是不孝顺,他十四岁由父母做主订婚,十八岁听从父母结婚,到工作后独立养家,与父亲的矛盾只是极端的专制与要求自由独立的两种思想冲突,以致无法调和才产生的。后来的两次回家可以看出他的努力,无奈父亲表面的冷漠迷惑了儿子,以致走到了“不见”的地步,父子俩同时选择用坚硬的外壳包裹了自己脆弱易感的心灵。但是此时,面对父亲的来信,父子的骨肉亲情,以及几年来的时空过滤,父亲待我的好就这样直直地撞击着儿子的心灵,过去不理解的,或者曾经被感动过但却被生活的琐屑淹没的场景和画面全都苏生了,悲怆、忏悔、愧疚等等种种复杂情感如无味杂陈,全都涌上心头,于是挥笔写下了《背影》,父亲的来信让他读懂了“父亲”,《背影》的问世又让父亲读懂了儿子,几年后父亲带着满足离开了人世。

《背影》的叙述分两个时间段,一个是二十岁的我和父亲,一个是现在的我和父亲。二十岁的我虽然已经成年,但仍然脆弱,面对家庭变故,是父亲安慰我,父亲用自己并不高大的身躯支撑着家庭,庇护着我,而我却对父亲的种种照顾不屑一顾,甚至暗笑他的迂,和所有欲挣脱父母的羽翼,想要自由展翅的孩子一样,我们的学生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这只能是年少气盛孩子共同会犯的错误,他们也仍然容易被感动,父亲买橘子的特写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感动不等于理解;现在已是为人父的我,收到了两年不见的父亲写来的信,回想二十岁时的种种,作者用了“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样的话来揶揄嘲讽自己,后悔惭愧之情跃然纸上,透过朦胧的泪眼,朱自清见到了一个孤独、寂寞、忧伤的背影,此时泪眼中的情感复杂,不是愧疚一个词所能概括的。从二十到二十八,我们见证了父子情感的变化,也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还看到一段有矛盾,有和解,有抗拒,有理解的普通人的父子情,每个人都能从《背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这就是《背影》成为经典的原因吧。

解读《背影》由本站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上一篇品读《背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